2024年11月15日上午九点,正明讲坛第19期在华中师范大学新文科楼410会议室举行。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萧放教授担任主讲人,36365线路检测中心楚学研究所所长、文化学系主任宋亦箫教授主持,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徐金龙教授、36365线路检测中心王洪强副教授以及来自华中师范大学的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等近五十人参加了活动。
讲座伊始,萧放教授就历史民俗学的研究范畴与研究方法为大家带来讲演,萧放教授认为历史民俗学的实质是研究民俗事象的历史以及历史社会中民俗事象、记述与评论。据萧放教授指出,早在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历史民俗学”这一术语便首次出现,并随后在日本和韩国民俗学界得到了深入的探讨与论证。
其次,萧放教授指出钟敬文先生对历史民俗学学科建设极为重视,钟先生在《建立中国民俗学派》一文中,明确地将历史民俗学列为民俗学学科体系的三大核心支柱之一。随后,萧放教授详细解释了历史民俗学所涵盖的“民俗史”、“民俗学史”以及“文献民俗志”这三个研究方向的具体含义与研究手段。他着重指出,中国民俗学学科体系的发展离不开历史民俗学的贡献,相关研究不仅能够促进中国民俗学有效利用本土传统学术资源,还能为当前社会的风俗改良实践与乡风文明建设提供宝贵的启示。
中国历史民俗学研究民俗事象的历史、记述与评论,包含民俗史、民俗学史、民俗文献志三方面,尽管钟敬文先生强调其重要性,但学界认知有限,大多专注于单一民俗史或民俗学史。萧放教授认为历史民俗学作为新兴民俗学分支学科,是民俗学与历史学交叉融合的结果,应该对其交叉部分给予更多关注,这有助于两大学科资源整合和学术深入。历史学广义上包含民俗,但狭义上常忽略日常民俗事象;民俗学研究生活传统,追溯传统时与历史学交叉。历史民俗学旨在沟通历史学与民俗学,博采二者之所长,其目的是探寻民众生活文化演变和内在逻辑。
萧放教授强调道,历史民俗学是新兴学科,需明确研究范围与方向以便持久发展。它以历史社会中的民俗事象、评论与文献志为研究对象。在中国,历史民俗学具有民族文化与学术建设的意义,面临双重任务:整理研究历代民俗文献,为学科建设提供学术参考;阐释历史民俗文化现象,为民族民俗文化主体建设提供人文资源。根据研究任务,历史民俗学有三个研究方向:民俗史,即民俗文化在历史中的变化与演进;民俗学史,即民俗学学术发展史,了解民俗学的起源、演变及前人的工作;文献民俗志,即记叙与反映民俗生活的民俗文献,包括文化人的记录和民众生活中的活态文献。
讲座最后,萧放教授准确、耐心且严谨地回答了同学们的问题:如何看待民俗学的日常性、如何利用民俗学相关理论推动非遗文化的传承与组织形式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民间信仰与民俗文化交叉等。宋亦箫教授在总结讲座内容时提到,历史民俗学作为一门独特的学科,在历史研究领域中独树一帜,它不仅与历史社会学、历史人类学紧密相关,而且展现出了其独特魅力。历史民俗学通过对民众生活模式、情感与传统的深入传承与阐释,其实是为大家打开了一扇了解本国平民日常生活传统的窗口。这种研究不仅丰富了历史研究的视角,有着相当强的研究意义与研究价值,更在认知民族文明、沟通古今、整合社会方面发挥着不可估量的现实价值。宋亦箫教授表示十分感谢萧放教授所做的精彩演讲。至此,本次学术讲座活动圆满结束。
撰稿| 江柯 田万津
供图 | 丁文慧